【開箱】純粹的初燒隨身音樂播放器 - FiiO X1


請參考這篇文章的網友注意,新一批 X1 更換了新螢幕。預設韌體1.3版本的皆為新螢幕。

隨著我的 Sansa Clip+ 一個 move 變成半身不遂,我也終於換了一台隨身訊源。

由在台灣耳機通路間可見度不低、知名的中國大陸音響周邊器材商 FiiO 於2014年發表的這台 FiiO X1,是這半年來震撼整個 Head-Fi 論壇,擁有近四十篇 review、四顆星半高評價、被熱烈討論著的平價(100美元內)隨身音樂播放器。

台灣 PTT 耳機版Andaudio(AA)Mobile01 也都能看到關於它的一些評論。儘管磚頭播放器不少的中國大陸網路仍對這台主打平價、發燒的播放器有些兩極意見,但看在 Head-Fi 熱烈討論,以及 FiiO 在台灣的行銷通路鋪得十分積極可以試聽的份上,我也就將 X1 列入考慮之內了。

開箱之前,先說說前一台訊源 Clip+ 吧。

其實它到現在也還是能聽。唯一的問題就是電源跟螢幕壞掉了。電源內部的按鍵完全脫落,螢幕則必須在特殊角度上用力壓著才有可能看得到。不能正常開關機的情況下,我能聽到 Clip+ 的方式就是讓它透過 USB 充電被喚醒,聽完後等它自然沒電關機。

所以是半身不遂。orz

中間也嘗試打開 Clip+ 修理開關好幾次。但無論如何也沒辦法把脫落的按鍵穩固地放回去,更別說我根本就沒有手段可以自行維修螢幕了。一台不過台幣一千三、一千五的機器與其送別人修,不如重新買一台。

擁有 Clip+ 的這四年間,三千~四千價位的選擇還有 Kenwood、COWON、Hisound等選擇。無奈現在時間已經不一樣了,例如人聲銘機 F504 這類,過去大受好評的機種可能找不到了。不如重新找資料,考慮現在買得到不用費力的機種。

平常聽音樂使用的唯一一支隨身耳機是 Fischer DBA-02。(已停產絕版的第一版…我還在想要是沒了該怎麼辦。囧)這是一支聲音相當乾淨透明、音調中性、高音亮眼、對前端要求不高的耳道。即使 Clip+ 推起其他耳機不夠強大,要發揮 DBA-02 倒是沒問題。再次購入 Clip+ 也是一項選擇。

反正,始終要買一台新的。碰巧學校附近有家叫「源音」的耳機、音響專門店,就去那邊試聽 X1 幾天。同價位其實還有 Colorfly C3 可以選,但源音沒得聽,就放棄了。

除了聲音各項素質和 Clip+ 比起來確實有進步之外,考慮到手頭有預算、Clip+ (Rockboxed)無法解碼超過14/66、最大擴充到128G、推力更好,就懷著吃土的決心把 X1 給帶回來了。


開箱

 

X1 的外盒就如同左圖。對於這個盒子必須說的是,它的開啟方式其實很簡單,單純往上掀開就好了。千萬不要跟我一樣想去摳隙縫中那些疑似卡榫的部分。那只會把你的盒子摳壞而已…

右圖則是 FiiO的驗證碼。用來確保你買的貨是正版、有經銷商保證的貨。上官網不用註冊就可以檢查。註冊則可以將產品登錄在你的帳號裡,還會顯示顏色、經銷商名稱。通路能做到這樣我覺得挺細心的,每台都在控管著。

但註冊能有什麼好處,我還不清楚。

 

打開來就像這樣,一個白色盒子裡面分成三個部分:本體、USB線、說明書etc.。

附贈的果凍套預先就會套在本體上;USB 線是很一般的 Micro USB。不過根據官方論壇所說的,這條線似乎是有特別調整過的,推薦使用這條線充電。同時說明書上說,比起連接電腦 USB 孔,更推薦使用者接 5V/2A 的插頭使用,卻沒有付這樣一個插頭…

說明書的袋子裡還有放兩張螢幕保護貼 + 三種樣式的機體貼紙,可以貼在 X1 身上,很潮很強大的樣子。可惜的是貼紙跟袋子太合身了,我沒有自信可以完整抽出來,更沒有自信可以抽出來又好好放回去,所以就放置不管了。

兩張保護貼暫時不會用到,因為本體上已經有保護貼了。就以備不時之需。

 

和 Clip+ 放在一起,大小約是兩台半的 Clip+。然後大家也可以看到,套上果凍套之後,右半邊也就是 MicroSD 孔應該在的位置上,是完全沒有洞的。想要插卡片必須拆掉果凍套。

果凍套很軟,一掰就"くぱー"地開了。

 

拆開之後就是銀燦燦的裸機了。附帶一提,FiiO 還有出金色版本的。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銀色,就拿銀色了。一來有科技感,二來這樣比較有南ことり的感覺。嗯。

理所當然還是要跟 Clip+ 稍微比一下。同場加映 3Gs。

看著 X1 的外型,你會以為他很重,實則不然。比 3Gs 小也比較輕。便於隨身攜帶。

 

 

X1 身上的按鍵跟洞洞就這麼多。
LO口跟PO口是同一個。黑圈是轉輪。中間是播放+確定鍵。

X1 的 MicroSD 口我覺得可以提一下。因為我在使用 Clip+ 的時候,卡片會從洞口露出來,有誤觸的風險在。但 X1 完全沒有這個問題。這個孔的做工很仔細。壓下去需要比較大的力氣,可是一旦插進去之後就會剛剛好地插在裡面,完全不會露出來。想拿卡片要用點指甲按。

因為X1沒有內建容量,MicroSD 插進去後可以透過 X1 顯示在電腦上,不用擔心果凍套。MicroSD 同時也是更新韌體的媒介。事先將韌體放在 MicroSD 中,再同時按著電源 + 快捷鍵,就可以自動更新韌體。

可能會有人在意 X1 原本韌體和 1.1 版韌體會不會有聲音上的差別。我倒是不在意。直接更新了。

更新完,最後的工作就是撕掉保護貼的標籤那麼簡單。所以我撕…



啊哩,什麼狀況!?(;゚д゚)

通常這種標籤不是應該"劈哩"一下就清爽地撕下來嗎!?
為什麼做得像是小時候頑皮貼在窗戶上放太久的貼紙一樣!?イミワカンナイ!

正當我開始摳下面的膠時,熊熊想起來,有些保護貼是有兩層的。

於是我開始摳螢幕的邊緣,然後…


原來如此…那就再黏緊一點啊!黏不緊是要怎麼把這層膜撕起來啦!(╬゚д゚)


▼介面

想必有許多人在意 X1 的使用介面夠不夠人性。

關於這點,我給的評價是非常好上手,比 Rockboxed 的 Clip+ 好上手。說來這台機器的功能也沒有很多,就聽音樂而已。選曲、調EQ,要做的就這麼多了。

X1 的電源鍵同時也是待機鍵,單純按一下電源不會立刻開啟/關閉,需要按住兩秒左右。開機必會跑出開機畫面,需要一點時間——不曉得這會不會在未來的韌體更新選項?

待機狀態不能選歌,可以調音量。可以的話我也希望這個能夠有選擇的空間呢。

 

螢幕表現好不好看,就跟沒有智慧以前的手機差不多吧?至少可以顯示内建於 FLAC Tag 裡面的專輯封面。對長期使用不可能顯示封面的 Clip+ 來說是很大的進步了。說真的不顯示大概也無所謂。

有封面的狀況下,歌曲詳細資料在開頭顯示完後就會隱藏,需常按快捷鍵喚出。沒封面則會常駐。介面顏色可以在系統設定裡面改變。

播放畫面長按返回鍵可以回到最初選單,相反地在最初選單使用返回鍵、快捷鍵可以回到播放畫面。播放畫面使用快捷鍵的話可以設定「放入最愛、加入清單(韌體1.1)、隨機播放、依序播放、循環播放、單曲循環播放、刪除歌曲」。

以上這些,說明書都沒有寫。所以真的很簡單。(爆)

X1 最為 Head-Fi 使用者詬病的就是它的滾輪。這個滾輪雖是機械式的,搖起來也不會鬆動,但轉起來觸感頗為鬆散,不是轉一格就跳一格。有時不跳,有時一跳兩、三格。超長清單中快速拉歌倒還是挺好用。

儘管 MicroSD 可以透過 X1 進行更新,更新後的資料庫卻不會自動跟著更新,必須在選單裡手動處理。少了每次開機時更新資料庫的痛苦,卻也多了每次手動更新資料庫的等待時間。擁有 128GB 大卡要更新的人就要注意了。

根據 FiiO 官方網站表示,X1 擁有長達十二小時的續航力。事實上還真的有這麼長。開箱這天晚上我讓 X1 以超絕音量播放 24/192 的古典樂 run 機,從晚上七、八點斷斷續續開始,一直 run 到隔天上午十點都還在跑。


聽感

原本這篇文的標題構想是「初燒入門好選擇」。然而仔細想了想,個人認為 Clip+ 在一千~兩千的價位仍有競爭力。價格既然比較低,真正的入門好選擇應該是 Clip+ 才對。四年前沒太多歌曲、沒太好的耳機,再叫我選一次,第一台小隨身訊源我還是會選 Clip+ 。所以將標題改成「純粹的初燒隨身音樂播放器」。

為什麼說 X1 純粹?很簡單。相比於 Clip+、Muse、F504、i9+ 等機種還可以拿來錄音、聽廣播,X1 所具備的功能實在太單純了。就只有聽音樂而已。跟其他磚頭一樣,完全就是為了小燒友聽音樂而設計的。同價位大概只有 Colorfly C3 跟他一樣。

這份聽感到頭來只會是一份敗家心得感想,稱不上比較。真要給大家提供比較參考的話,真該拿出所有三千~四千元上下的機子來比才對。無奈我只有 Clip+ ,只能說說對於 Clip+ 使用者而言,X1 究竟是不是一個升級。

使用耳機: Fischer DBA-02(改裝 e2c 粗管耳塞)

比較方式:直推,不使用耳擴、EQ。針對 Clip+ 比較。

主要聽的音樂:一點古典,加上海量ラブライブ!(*´∀’)b
       選擇ラブライブ!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常聽,此外檔案素質也是偏好的。

剛開聲:
X1 剛開聲沒 run 過的時候聲音很粗糙、刺耳。orz

碰到 DBA-02 這種耳機,齒音滿天飛,沒一會就拿下來了。剛開聲的 X1 還有蠻明顯的底噪。明顯到我以為我中了機王,怎麼底噪這部分跟店裡聽得差這麼多,後來 run 過後就發現底噪收斂了。run了幾小時就會有變化,開大音量 run 上半天到一天我覺得就差不多開了。

可是,還是有一點底噪。雖然音色本身很乾淨,但 X1 背景是灰的不是深沉的黑色。

有興趣的人,須注意你的耳機是不是特別高靈敏的類型如SCL5、CK100。我的 DBA-02 偏向這種類型但不是很極端,處在一個可以接受的位置。唯獨少了點透明感還是有點小殘念。


*「Anemone Heart」FLAC,16/44(連AH都聽不好還聽啥?XD)

這首前奏一開始就是電子音。

X1 的高音明顯沒有 Clip+ 那麼亮、那麼刺,在 Clip+ 裡聽起來尖銳的電子音到了X1就沒那麼尖銳了。不算是特別清亮好聽的類型,可是會是帶有實感的聲音。

大家也知道,在ラブライブ!裡面那種有「閃亮亮效果」的電子音很多。後面聽到也都是這種感覺。這樣的好處就是齒音少,不刺耳。

我的耳機 DBA-02 是很容易出現齒音的耳機。常常被人說高音太亮、齒音太多。所以也有人搭配溫暖音色、中頻聲音密度高的東西來幫它調音。在我聽來,X1就有這種效果。

DBA-02 同時也是支沒啥低頻跟鼓聲的耳機。特別在 Clip+ 上,他的鼓聽起來就像打在全新沒打過的鼓上面一樣,感覺得到滿滿力量但沒有彈性。X1 的「Anemone Heart」能夠讓我聽到有點彈性的鼓。

ことうみ的人聲,在 X1 上位置稍遠,但有點水分跟細膩度,聽起來是舒服的。(*´∀`*)

還有音場、音場、音場。固然第一耳疑似不夠透明,事實上聲音分離度是比 Clip+ 好的。

在這裡得出了一點初步結論。Clip+ 的聲音水分沒有X1多,聽起來硬梆梆一齒一齒,每個聲音的形狀都很明顯。是多虧於此,聲音雖近,每種聲音都被固定在他的位置上。明明音場沒有比X1大,聽人唱歌時有空氣感,給我 X1 空氣不太夠的錯覺。


*「Beat in Angel」FLAC,16/44

在ラブライブ!的所有歌曲裡面,我覺得最難搞的就是這首 BiA。節奏快、效果多、合聲也多、混音又做得不怎麼樣。身為聽眾的人都知道,「Beat in Angel」採用很大量的所謂「閃亮亮」效果音、電吉他、還有不間段的鼓聲。

透過和「Anemone Heart」對比,大家可以想像 Clip+ 相對於 X1 顯然是偏解析的機子。我的閃亮亮很刺耳、我的電吉他很亮、我的鼓聲很硬、我的りんまき都有齒音……整首歌聽起來就超級無敵有夠吵…orz

使用 Clip+ 的時候,這首我想要聽完,需要比較小聲的音量,還有一個愉悅躍動的心。囧

可惜,即使是 X1 也沒能把這首歌的聲音都完整分離出來。好很多的是,效果音跟人聲的齒音都沒有這麼刺耳了,鼓聲也緩了些,變得比較好入耳。只差在反而沒有耳朵被刺激的速度感了。(你是M嗎?)

要是這首能重新混音過後就好了呢…


*「輝夜の城で踊りたい」FLAC,24/96

說到重新混音,最經典的就是這首 Hi-Res 版本的輝夜了。不僅僅是重新把樂器、人聲的品質還有位置梳理了一次,完完全全就是兩首歌。由於在「僕らは今のなかで」開始引進 ProTool,取樣率也就來到了24/96。

有跟N某借到檔案,剛好可以拿來測試 X1 的解碼高採樣率的歌曲會不會有什麼問題。

這首有比較多的大鼓聲(雖然只是合成音…),主要就是聽這個跟人聲的分離度。

畢竟也重新混音了,分離度就不完全是 X1 的功勞了。可是 X1 所呈現出來的音場,明顯又比 Clip+ 大。別首歌的時候,X1 也多多少少有向兩邊稍微伸展,但在輝夜這裡以 Clip+ 為基準橫縱的擴張都有。看來有沒有 downsample 還是有點差。

礙於耳機極限,不可能換個訊源就有音樂廳等級的變化。只能說是相襯於手中規格的表現。

至於鼓聲、高音的差異就跟前兩首一樣,這裡就不再贅述了。Clip+ 的人聲表現有個好處,就是無論檔案素質,聽單一人聲感覺會很清楚。背景夠黑、人聲夠近又加了點齒音,就好像在你耳邊唱歌一樣。在「もうひとりじゃない」這類歌曲會有蠻感動的效果。

X1 不見得沒有一樣的效果。輝夜的單人部分表現也是銳利、亮眼。換到「もうひとりじゃない」就少了點衝擊。可是足夠分離的樂器、人聲、音場、有水分的聲音也讓人聽得舒適,不會給耳朵造成負擔。


*「僕らのLIVE 君とのLIFE」WAV,24/48

是的,這也是跟N某借到的檔案,Hi-Res 版本的僕ららら。由於直到「僕らは今のなかで」才開始引進 ProTool,所以取樣率就到24/48而已。不過這當然無妨。

能好好播放輝夜,僕ららら當然也沒有問題。聽到這裡,其實只是單純在享受音樂了。

我發現說 Clip+ 「偏解析」似乎不太精準。當 μ's 九人合唱的時候,就跟輝夜一樣,X1 也有表現出躲在合唱裡面的細節,並不會因不硬、不冷而缺乏細節。少了點透明感並沒有讓它糊掉。反之 Clip+ 有齒音也不見得那個齒音就是真正的細節本身。

精確點說,Clip+ 是聲音距離近、音場小、冷聲、線條硬。
X1 是聲音距離稍遠、音場稍大、中性、平順。

所以說 X1 是正常中性的,Clip+ 才是不正常的那個。(`∀´)

這不是說 Clip+ 跟 X1 是同一個等級的產品。冷聲就算了,光是聲音距離、音場就不是 Clip+ 換個耳機就能解決的問題。同一首歌曲的狀況下,Clip+ 的分離度還是沒 X1 好,毛邊多。

 X1 不是真正溫暖的機器,只是「相對於 Clip+」如此而已。我在店裡同時聽過了 X1 的二哥,X3。X3又更暖,人聲更遠、低頻更多,換來的是無毛邊的音色與音場的進步。聽過 X3 後只覺得 X1 在光譜上是接近 Clip+ ,去掉了那些缺點的。

咦?剛好就跟價位一樣啊。(爆)


*「Requiem in D minor, K. 626: I. Requiem aeternam」FLAC,24/192

最後,我把手上有的 Hi-Res 古典樂之一拿出來測試。

這首是聖誕節時,Linn Records 開放免費下載的其中一首。錄音做得還不錯。

開始播放時發現一個小問題,不知道是個別檔案的問題,還是24/192的解碼問題。就是開始播放時畫面會有短暫的停頓,不像其他曲子很阿莎力地播放。

因為是交響樂,樂器聲音比人聲多。這時候就感覺到 X1 大勝 Clip+ 了。

雖然我的耳機本來就是不適合聽古典、交響的耳機,但有 X1 的修正,至少能比 Clip+ 更加還原樂器原本的聲音。特別是弦樂器,不再是乾乾硬硬的提琴,是飽和帶著延伸性的高音。音場拉出了部分交響演奏的 FU。

要是拿得出適合的耳機,應該會更好吧。Q_Q

這首歌裡面還有一些古典女聲、男聲。和一般 ACG 、流行樂不同,聽這種聲音正好需要厚度跟水分。X1 的表現也是好過 Clip+。尤其男低音、男中音感覺又更適合它。男聲有了厚度聽起來就有磁性了。(〃∀〃)



▼後話

我對 X1 聲音的整體印象是:
解析細節都相當不錯。聲音要 Clip+ 細膩,溫馴中性,適合人聲、弦樂。
聽慣了 Clip+ 的人或許第一耳會覺得不夠通透仔細,多聽幾次其實細節更多、還原更好。

音質有進步不說,預算夠,擁有五千以上價位的低阻抗耳機要直推,或者希望即使隨身也要有 LO 的擴充性,又是重視檔案品質可以取得不錯數位音源的發燒友,FiiO X1 確實是相當不錯的初燒隨身訊源選擇,可以讓你在公車上就欣賞到發揮符合這些檔案、耳機規格的音樂。

沒有太多預算、沒有太好的耳機、沒有太好的檔案又想要盡可能聽到好音樂,不打算繼續深入隨身設備大坑的人,我反而認為沒有必要硬上 FiiO X1,會推薦 Sansa Clip+。當然要直上 FiiO X1 一勞永逸也可以,只是我不能擔保買 X1 會比 Clip+ 有感到哪裡去。除非短時間內會砸大錢投資其他東西。

即使是隨身設備,我想聽音樂最終還是要回到基本的層面:「你手中的音樂OK嗎?」

有好的音樂,好訊源才有意義;有好的訊源,好耳機才有意義。
說真的就算是支援高取樣率的器材如 X1 也不見得能完全還原。但沒有的就真的是沒有了。

沒有太多音樂、耳機的打算,停在入門 Clip+ 上也夠了。好說歹說我也聽了四年有喔。(ゝ∀・)



留言

  1. 最近想找個隨身訊源,找X1的評測時無意間看到了大大的文章,原來也有發燒的LLer啊(·A·)
    看來是時候下定決心敗一台了,不知道背面能不能痛一個真姬上去(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不怎麼算是LLer啦。更發燒的真LLer大概不考慮這台。w
      買這台的時候X3k沒出。如果預算有到的話,找個二手直上也蠻適合。
      只是想花相對低的預算輕便聽耳道的話,還是挺推薦這台的。

      背面可以痛喔。DIY一套貼紙取代原廠也行。
      可是套上矽膠套就完全看不到了…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

【安心提醒】
 如留言卻未顯示,請安心靜候。有時會被收納為垃圾留言。
 亦可透過連絡表單留言/申訴。